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
朔州大秧歌
2021-02-02 15:41:48    来源:太原晚报

  朔州大秧歌是流行于朔城、山阴、平鲁、应县、左云等地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初,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衍变而成。朔城区地处边塞,民风尚武,各大村寨都设有专门教练武术的“武场”。为了增加娱乐性,练武者腰佩花鼓,击奏发声,使拳术逐渐舞蹈化,于是产生了踢鼓秧歌。踢鼓秧歌场地较大,有集体欢舞和各种复杂队形的变换,以舞见长,为群众乐见。小秧歌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歌舞小戏,以民歌演唱为主,以歌赢人,群众喜闻。每年一入冬,传习踢鼓秧歌的“武坊”和教练小秧歌的“文坊”往往集结在一起进行排练。来年正月、二月和入夏后的六七月演出时,又往往结伴而行。久而久之,文武两坊就合二为一,组成“秧歌坊”。两种表演方式也相互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表演形式,即载歌载舞的“土摊秧歌”。

  土摊秧歌可以组织较大规模的队伍于街巷做“过街”演出,也可以登门入室做“进院”演出。“过街”演出时多是变化队形的大场面,“进院”多是在锣鼓声中唱一些应时应景祝贺性的“喜歌”。逐渐土摊秧歌出现了一些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固定剧目,如《割红缎》、《打酸枣》、《买鹅梨》、《拉老汉》、《备马出征》、《丹凤朝阳》、《双挂印》等。音乐上逐渐走向专曲专用,形成固定的曲子。

  至雍正年间,朔州大秧歌已在当地十分盛行。乾隆时期,是我国各地方戏曲的繁盛时期,朔州大秧歌在百戏杂陈、众芳争胜的环境中,撷众家精粹以自养,逐渐成长起来。这一时期的演出剧目突破了“三小耍耍戏”,出现了整本大戏,甚至连台本戏,如《李达闹店》、《老少换妻》、《梁山伯下山》、《三贤》、《三复生》等。随着演出剧目的变化,行当也在不断增多。在小生、小旦、小丑“三小门”的基础上,发展了须生、花脸、青衣“三大门”。             

[编辑:周昱丽]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