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山西聚焦>
城外山河 楼中书卷 一般不厌百回看——深度解读忻州古城
2022-03-29 09:15:00    来源:忻州日报

1.jpg

忻州古城南门

2.jpg

晋北锁钥

3.jpg

华灯初上的古城美轮美奂

一段历史,经过时间沉淀,其脉络才会更加清晰。一座城市,经过风雨浸润,其魅力才会充分彰显。忻州古城就是这样一座城。在经过几年的修复、保护、活化后,加持文化,培植特色,客流大增。从牛年的春节到“五一”小长假,热闹的民俗、浓浓的年味、传统特色小吃,让古城游客爆棚,成为山西众多旅游景点的一匹黑马,一骑绝尘。

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灰烬深处有余温”。揭开历史的尘封,探寻古城之奥秘。让我慢慢道来:

侨置之城 绝代风华帝王留名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情画卷。忻州古城在历史上根据不同时期区划以及建制层级的变化,有不同的地名,分别是九原、秀容、忻州。

九原古郡绝代风华

在清代忻州州署衙门前,曾经有一处巨大的牌楼,上书“九原古郡”,牌楼雕梁画栋,煞是气派。在州署这么重要的黄金地段,为何要立这样的牌楼?

九原这个地名,在历史上是大有名气。地理位置就在现今的包头市九原区。战国时期,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大军,战力大增,铁骑横扫内蒙古南部,开疆拓土。为防备匈奴的侵扰,赵国沿乌拉山修筑了长城,并在最大的山口即今称为哈德门沟的南部修建了一座很大的城郭,取名九原城,在城中屯有重兵,使之成为赵国西北部的军事重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大将蒙恬率军夺取了河套地区,沿黄河修筑了34座县城,在今包头市以西、后套平原以东、黄河南岸新设一郡,命名为九原郡,郡治设在九原城,为天下36郡之一。

九原城鼎鼎有名,还与始皇帝之死的谜案有关。秦朝为了巩固统治、防备匈奴,修筑了从国都咸阳的甘泉宫直达九原城的长约700公里的大道。秦始皇就是在前往九原城巡视的途中病死,死后在秘不发丧的情况下到达九原城,然后运回咸阳。由此,九原城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紧紧相连,不断出现在史籍里。

东汉初年,地方势力卢芳占据了九原城,割据称帝,都城就设在九原城。后来卢芳降汉,九原城又重归汉王朝。九原城虽处边陲,但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养育了众多人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九原城的居民为避战乱,四散逃离,九原城十室九空。匈奴乘机南下,占领河套。

东汉永初年间,晋北地区爆发了羌、汉农民暴动,战火燃烧了近50年之久,百姓流离失所,正所谓“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现今的忻州本境也是荒芜人烟,人去楼空。曹操统一北方后,为改流规制,恢复生产,安定民心,听取朝中大臣建议 “驱聚塞下流民” 入关居住,并很快予以实施。《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减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每郡置一县以领其民,合所减各郡以为新兴郡。”

当时新设立的新兴郡,郡治在今忻府区麻会村,隶属并州,下辖九原、定襄、云中、广牧四县。后又增领原平、虑虒、平城三县。新置的九原县,是由汉初的五原郡合并而置,因五原郡治在九原,故命名九原县,县治就在今忻州古城。至于哪位县令建立城池,史书却无确切记载。倒是有个成语叫“梁习治最”,梁习是当时的并州刺史,治最自然是治理得最好,说明九原县当时社会稳定,生产发展。

九原县从汉末建安时侨置,到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省,在本境有连续231年之久。

就在九原县撤销的36年前,在县境的西北地区出现了另一个县名——秀容。

秀容之名源自帝王

“秀容”首先是一个复杂的地理概念,牵扯到多次区划更迭,最早的古城位于今城区西北25公里的奇村与辛庄之间,北魏永兴二年(410年)置。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出版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秀容县,本汉阳曲县地,后汉末于此置九原县,隋开皇十八年于此置忻州,又于今县西北五十里秀容古城移后魏肆州所置秀容县于今里,属忻州。”《清一统志》:“秀容故城,在州西北五十里,后魏置县,为秀容郡治。”《中国历史地图册》在北魏地图中明确标注肆州管辖新兴郡、秀容郡、雁门郡。秀容郡、秀容县在境内西北同一地点。

秀容郡从北魏永兴二年(410年)建立到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废秀容郡,始置忻州,并将秀容县移治九原城。秀容郡在境内存在188年。而秀容县则从北魏建立,历经隋、唐、宋、元,直到明洪武初年,秀容县并入忻州,共存在900余年。对忻州人来讲,秀容可谓是深入人心。

其次,“秀容”还是一个人文概念。为什么叫秀容郡、秀容县呢?这还需从本地的一个英雄人物说起。《元和郡县志》记载:“刘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为名也”。在九原建城第二年,朝廷把南匈奴的人众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其中北部居新兴郡。

当时北部帅叫刘豹,刘豹生子刘渊。匈奴贵族曾以匈汉和亲为由,说自己是汉朝皇帝的外孙,用外祖父的姓为姓。匈奴人用刘姓,是匈奴族逐渐汉化的标志。刘豹是第一个有史为据的采用汉姓的匈奴人。

刘渊的出生颇为神奇。刘豹的妻子呼延氏,在龙门求神赐子,不一会儿,有一条头上长着两只角的大鱼,晃动着鳞游到祭神的地方,游来游去就是不走。巫师见到这种情景,非常惊异,说:“这是好的征兆。”当天晚上,呼延氏梦见白天见到的鱼变成人,手拿着一样东西,约有半个鸡蛋大,放着光芒。他交给呼延氏说:“这是太阳的精华,吃下它,就能生下贵子。”过了13个月,呼延氏生下儿子。婴儿左手心有一个“渊”字,因而取名叫刘渊,字元海。

刘渊儿时便聪慧异常,7岁丧母,竟哀鸣不已。个人形象是“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余,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史书上称刘渊“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晋元熙元年(304年),刘渊在左国城,被匈奴部众拥立为大单于,建都离石,公开起兵反晋。不久,刘渊在左国城设坛祭天地,即位称汉王,年号“元熙”,追尊三国蜀后刘禅为孝怀皇帝,并祭祀汉家列祖列宗。接着,刘渊率兵南下,问鼎中原。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蒲子(今山西隰县)正式称皇帝,改元“永凤”,迁都平阳(今临汾西南)。

尽管匈奴汉国只存在了14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让人感叹不已。但在本地人眼里,刘渊姿容秀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资治通鉴》载有这样的文字:光文皇帝刘渊身穿布衣,居住的地方也没有双层的坐垫,皇后嫔妃也不穿绫罗绸缎,拉车的马匹不喂粟谷,这是爱惜百姓的缘故。正是因为他爱护百姓,百姓才爱戴他、记住他、怀念他,才把这个地方称之为“秀容”。

忻州古城悦心之地

如同闻喜县县名源于汉武帝“获闻喜讯”、登封县源于武则天“嵩山封禅”一样,忻州也来历不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忻州。《元和郡县志》记载:“忻州因州界忻川口(忻口)为名”。“忻口”又是怎么来的?曹魏时期《土地记》载:“汉高出平城之围,还师至此,六军忻然,因名”。

这里牵扯出一则重大事件。说的是汉初著名的“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世居蒙古高原的匈奴部族南下进攻大汉,联合韩王信的叛军,迅速攻取雁门关,占领了晋阳(今太原),并挥师继续南进,严重威胁到汉朝的都城西安。于是,汉高祖刘邦亲率30万大军出征匈奴,汉军进入太原郡后,连连取胜。刘邦认为匈奴人也不过尔尔,没什么好怕的,于是不听谋士劝阻,轻敌冒进,追击到平城(今大同)时,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今大同市东北)一带。当时正值隆冬,朔风猎猎,天寒地冻,汉军孤军深入,粮草接济不上,被匈奴围困了整整七天七夜,没吃没喝,死伤无数。危难之际,谋士陈平悄悄深入敌帐,重金贿赂匈奴单于的老婆阏氏,说了一箩筐的好话,匈奴大军才网开一面,已毫无战斗力的汉军得以仓皇南撤,直逃到忻口方才转危为安。这时神经绷得紧紧的刘邦才开颜而笑,欣慰自己未遭全军覆没、灭朝灭国的厄运。笑口一如“欣口”,因“欣”通“忻”,所以该地被称为忻口。忻州之名也由此而生。

从公元前200年,到隋开皇年间,时间间隔近800年,尽管“忻州”地名姗姗来迟,但历史的长河还是给予了“忻州”无上的关爱,让其延续至今,虽然读起来有点生僻,但难以淹没其曾经的风华。

截至目前,州这种历史建制遗留下的地名,存在的已不多。翻开中国地图,从东向西,由北到南,仅仅留存71个,其中省会城市有5个,地级市有39个,县级市有27个。忻州何其荣幸地居于全国三十九分之一。

九原、秀容、忻州,地名的转换,隐含了民族的融合、战争的频繁和百姓的悲苦。同时,也承载了这里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之风华绝代、魅力无限。

防卫之城 战马驰骋胡茄悲鸣

在忻州的南北城楼上,高悬两块大匾,书曰“三关总要”“晋北锁钥”,南来北往之人,尽目端详,不得要领。这忻州城,怎就与“三关”扯上了关系?怎就又是晋北的“锁钥”之地?

忻州南界晋阳,是进入山西中心地区的最后的城池。北通偏关、宁武、雁门,是三关的中枢调度之地和后勤保障基地。《忻州志·兵备》说得明白:忻境近边,当晋北孔道,历代恒苦兵革之患,朔籍史册,自汉迄明,争战不息,民困极矣。这是对“三关总要”“晋北锁钥”最好的阐述。

站在南门的瓮城之中,环顾四周,高耸的城楼,高大的城墙,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也有那种来自四面高墙的瓮中捉鳖的恐怖。从城基的巨大石条,到立体砌筑的层层城砖,密密麻麻,缝隙严实,墙体牢固,仿佛让人看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蜂拥而来的敌人,搭着云梯,挥舞大刀,爬上城楼,鼓声震天,战马嘶鸣。其实,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空想,而是忻州大地上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筑城,首先是为了防卫,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从九原古城筑城那天开始,就是忻州人进行防卫的开始。

让我们沿着忻州历代战事,去追溯古城的历史。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州人响应六镇起义而举兵暴乱。秀容牧子尔朱荣路经此地,率兵攻城,活捉刺史尉庆宾;

隋末刘武周造反,攻陷忻州,大肆抢掠,生灵涂炭;

唐武德七年,苑君璋引突厥进犯并州,在忻州大肆杀戮,民不聊生;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东突厥阿史那骨咄禄侵袭,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在忻州与之展开激战,淳于处平失利,战死5000余人。

唐景龙二年(706年)东突厥侵犯并州,在忻州大肆抢掠,鸡犬不宁;

唐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占忻州;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副帅粘罕陷忻州;

金贞佑二年(1214年)三月三日巳时,蒙古军直捣忻州,踏破城池,举城十万,尽被残杀,史称“蒙古屠城”;时隔三年,蒙古木华黎围攻忻州,金廷派兵解围;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元平章孛罗帖木尔与元平章察汗帖木尔,在忻相互攻伐;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率骑兵转掠至忻;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蒙古土默特部骑兵,大肆虏掠忻州。

以上是粗略的几次兵祸,并非全部。但从中不难看出,忻州战事频繁,忻州人苦不堪言。少则三年,多则相隔七、八十年,就裹挟到战争中,战争过后,一片荒凉。战争中,老百姓自然难逃厄运,就是地方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的太守被杀,有的知州被俘,有的知州弃城而逃。居官难保自身,百姓不得安宁,所以历代忻州为政者,最要紧的就是发动百姓,挖壕筑城。

岁月不居,残阳如血。从九原城到忻州城,古城经历了频繁的毁坏,为生存又频繁修筑。在修筑与破坏之间,演绎了多少故事,耗费了多少财物,失去了多少生命,又有谁能知道。这种苦难和惊吓铺陈的生活,像硕大的年轮,把城池和百姓绑在一起,不停地砥砺前行,使得城池更有风骨,百姓更加同心。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春、夏干旱,入秋却连降大雨,久阴不霁,早已失修的城垣经不得如此淫浸,竟塌陷十之六七。忽又传来蒙古军侵抵雁门的消息,使得人心惶惶。知州正筹划是否修城,绅商公推代表来见,表示全力支持修城。史料记载,修城时,商铺按资本、官吏按俸银、商民按房屋地产之多寡捐资,城内按户口分派劳役(无劳力则雇佣),乡民三丁抽一,狱中在押犯人统一遣调修城,服役好的可酌情减刑。一时州城上下一体同心,夜以继日一个多月便修好。当然,这是一次应急的临时性修补,还是修旧如旧。

明万历二十四年,古城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砖包了城墙,新建了城楼。在城墙外侧,每隔一定距离,就要连着城墙向墙体外凸出修筑一座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的墙体,叫“马面”,因观其外形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设置是为了有效地消灭城墙下的死角,马面与马面之间间距一般为70米左右,这个距离正好在冷兵器年代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城墙马面与敌楼互为一体,既可运动藏匿,又可瞭望击杀,互相策应,在城墙的防御上已基本构成一套完整的防卫体系。

同治七年的大修,也是更多考虑了军事防卫功能。此次在四座城门外设瓮城。其形制同城墙一样,内里空间一般平面为长方形,四壁要甃以砖石,其门洞的位置或左或右均要同主城门呈直角开设。在南北两门瓮城的前边墙上各修建了一座“箭楼”作为军事防卫之用。箭楼(俗称敌楼),一体砖结构,上下三层,各层的四周布满小窗,用于瞭望敌情和放箭。环城增设了雉堞(俗称垛子),补修了损坏的城墙,维修了城楼。就是街巷布置,除考虑军事防御大量布置使用丁字街以外,也同时根据地形地貌规划形成很多自然的曲线路。

让忻州名扬天下,是1937年10月的那场抵御日军侵略的战争,被称为忻口会战,是抗战时期华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战役,中国军队投入近10万人,战役的指挥所就设在古城的东顺城街,总指挥卫立煌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一次次阻挡住日军的进攻,鏖战23个昼夜,最后被迫放弃,日军占领古城,生灵涂炭。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回首千年古城,这里不仅是一处刀光剑影的军事堡垒和厮杀的战场,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分界线上的重要战略支点。鼓角争鸣、金戈铁马,滋养了忻州人阳刚、尚武的风气,这也是忻州成为“摔跤之乡”的根基。

情义之城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说起“情义”,让人自然想起了元好问先生的那首“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的诗篇,这首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金庸先生的传播,被誉为“千古一问”。是的,先生是本州人,16岁那年,他到并州参加府试,那时的金朝外戚把持、国力衰退,黄河决堤,虫旱成灾,统治摇摇欲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那条荒烟飞掠的路上,大雁的殉情深深震撼了这个还是懵懂的少年,于是有了《雁丘词》传诵千年,成为“中国古代十大情诗”之一。

千古问情,只是先生的少年之作。经历了身陷囹圄、颠沛流离,看到了金朝的倾覆,目睹了南宋被逼到历史的墙角,又在鼎盛时期的元朝备受推崇,千帆阅尽,最后回归到了野史亭,以一己之力收集资料,编撰《金史》。正是他这种对国家的大义、对历史的执着,在贫困潦倒的境况下,写就《金史》,才使今天的历史丰满。

春花秋月,暑去寒来,几度圮废,野史亭修了又修,但先生的情和义,为世人留下永久的记忆,永恒的诗篇。野史亭相较于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毫不逊色。

先生的大义是担当,是一种读书人的家国担当。然而在古城,一直传诵着另外一种大义,忠贞大义,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春秋时代,本土人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舍身救孤传为佳话。旧城北门外有一座桥,大家都叫它“藏孤桥”,传说当年,程婴曾在此桥下藏身。南关有程婴墓,逯家庄有公孙杵臼墓。明嘉靖二年(1523年),山西佥事李廉,为崇尚古风、教化地方,选定在城西北方向与匡村交界处,为彪炳韩厥等为保护赵氏孤儿献出自己生命的事迹,建庙供奉赵盾、韩厥、公孙杵臼、程婴、灵辄、提弥明、鉏猊七人,因此这座寺庙就叫七贤寺。因为七人的精神属于忠义行为,所以也叫“七烈士庙”。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巷子称为“七贤古道”。李廉还在街道东端筑了一道木质结构牌坊,正面题“七贤古道”,阴面题“晋烈士祠”,称为“晋烈士祠坊”。

李廉为七位义士的壮举而激动,也为自己治下的这片土地而骄傲,他能做的是传承这种大义,用街道名、用寺庙祭祀,把故事留给后人。

男子义薄云天,忻州女子也不让须眉。两位巾帼女子——貂蝉和刘娥,舍生取义,让世人敬仰。

貂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部《三国演义》,演出了上千人物,兄弟义、朋友义、君臣义、书生义、英雄义,最大的义莫过于这名弱女子为国家、为社稷的侠肝义胆、舍生取义。元代杂曲《连环计》中说,貂蝉本名任红昌,是任昂的女儿,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芝村,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在宫中为专管貂蝉冠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汉末董卓专权,貂蝉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愿以女儿之身报答义父养育之恩。京剧《凤仪亭》叙述的正是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离间董、吕父子之情,达到了铲除董卓,救社稷于危亡的目的。

在忻州相传,貂蝉出生前后三年,木芝村的桃杏不开花;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这便是貂蝉有羞花闭月之貌的缘故。

貂蝉之后,又出了一位奇女子。嘉平三年(313年)三月,正是匈奴汉国东讨西杀、立国不稳的时候,开国皇帝刘渊去世,残暴的刘聪继位,貌美如花的刘娥被立为皇后。皇帝刘聪非常宠爱刘娥,尽力讨她欢心,命令大臣专门为她建造巨大的宫殿——逍遥苑。要知道,当时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百业凋敝,人吃人的现象不断。为减轻百姓负担,廷尉陈元达极力劝谏刘聪,取消营建逍遥苑。刘聪大怒,要杀陈元达。刘聪在历史上是高洋、杨广式的人物,而且相较于后两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嗜杀成性,稍不高兴,便要杀人。皇后刘娥得知,悄悄命左右护卫停刑,冒着惹恼刘聪被杀的风险,劝说皇帝放弃建筑计划。好在刘聪在这件事上不糊涂,赦免了陈元达,并将逍遥苑改为纳贤园。刘娥舍生取义,救了陈元达,也救了那些营造宫殿的数万百姓。

到了明末清初,忻州又出了一位奇人,名叫傅山,字青主。傅山祖籍大同,六世祖傅天锡迁居忻州顿村,曾祖傅朝宣,入赘宁化王府,迁居阳曲县。但顿村旧家尚在,旧业犹存。傅山的母亲是顿村望族陈氏千金。傅山弱冠之时生活于顿村,而立之后也常回顿村料理家业。1644年秋,傅山曾有诗《顿村旧家作》,描写了家业破败景象。

傅山是一位品行高洁的“怪人”,也是一位超脱世俗、充满家国情怀的异人。明亡后,傅山宁死不做清朝人,出家为道士,道号“真山”,以避剃发令。后搬家到阳曲县东黄水镇,过着砍樵采药的生活。外出时,他总是身穿朱红色的外衣,以示不忘“朱”明之意,所以人称“朱衣道人”。他曾写过一副对联:“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此联首字为“日”、“月”,合为“明”字,表达了傅山反清复明的思想。这副对联至今仍挂在晋祠云陶洞的门上。

康熙年间,朝廷开设博学鸿词科,笼络汉族士大夫。傅山总以自己体弱多病为理由,向地方官请辞,但 “屡辞弗获”。地方官没招,又不敢得罪,便命人抬着他赴京,他以病重为由,不去应试。康熙皇帝也无奈,不用考试了,直接给官做吧。下诏:“傅山文章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著地方官存问。”当时考官强行命人抬傅山入朝谢恩,至午门,傅山泪涔涔下,一扑倒地,就是不跪。傅山装病拒征、不事新朝的高风亮节,震动了朝野,有《送傅青主先生归里》一诗道:“春色皇都盛,萧然物外身。难禁双眼泪,不染一丝尘。侧席劳明主,还山老逸民。”傅山还乡后,有官员致贺者,他却一口一个“民”字自称,不承认自己是官。县令赠以“凤阁蒲轮”之匾,也被他断然拒绝,表明了不事天子、不臣异姓的铮铮风骨。

傅山文武双全,医术精妙,书画亦绝。书法造诣极高,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他的字画均渗透了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

一座城池,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忻州古城经过千年的浸润,不断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州人养成了为国家、为大义、为百姓能够舍弃性命的性格,既悲天悯人,扶弱救孤,又热血喷涌,慷慨赴义。

古建之城 规制完整各具特色

“九龙岗上望晴川,水色悠悠接远天。绝似江南风景好,烟波只欠钓鱼船。”边塞小城蕴含江南风光,古城竟然如此美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确定在全省保留临汾、忻州、平遥三座城墙,它们分别是古代城池府、州、县三个层次的代表。

忻州为何能成为清代全省九府十六州中州一级古城的代表?主要是古城气势宏伟,规制完整,主体建筑明代居多且颇具特色。

城池构建规制完整

古城依山就势,自然地貌浑然一体,整体形态神似一头卧牛,所以也叫卧牛城。以“西枕龙岗,东襟牧马”之势筑城,恰与华夏之地,西高东低之势相合,突出了“因地制宜、天地之道”和“形胜”的指导思想。

1596年,在大明王朝日渐衰败的时候,忻州古城却迎来了自己的新生。这年,山西巡抚魏允贞亲临视察,感觉忻州城墙体单薄,城小窄逼,毫无特色。于是决定大修,并委派太原府同知贾一敬协助,忻州知州张尧行具体掌办。当年四月开工,两年后竣工。这次扩展卧牛城,首先将城垣的周长扩展为二千一百九十丈,城高加至四丈二尺,并且把城墙全部用砖石砌筑。四座城门之上新建城楼,将原来四门的名称作了更改,东“迎晖”更名为“永丰”,南“康阜”更名为“景贤”,西“留映”更名为“新兴”,北“镇远”更名为“拱辰”。四座城楼均悬有木刻巨匾,东为“双流合抱”、南为“三关总要”、西为“九峰雄峙”、北为“晋北锁钥”。

这次修缮时,因未修瓮城,在城南、北两端距主城南、北关尽头各修了前沿防御设施——土梢门。其平面为曲尺形,底为夯土台,顶为木构建筑。

南城楼竣工时,标志着全城修缮完毕,魏允贞前来观礼,在大小官员、一众幕僚的簇拥下,登上城楼,眼望全城,一派兴旺,大为高兴,即兴赋诗《阅忻工南楼纪兴》:“日暮轻裘更朔风,登楼慷慨谁与同。千峰堆雪胡尘净,百雉连云汉戍雄。兵法古来兼地利,人谋今亦借神工。丁宁刺史无他策,保障惟期善后功。”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有所作为的官员,对自己政绩的欣赏,也感受到了对忻州城的变化的一种赞美。忻州人为感谢这位好巡抚,将城内遗山祠改建为魏中丞祠,也称魏公祠,四时祭祀,就是对这位古城贵人的纪念。

经过历代修缮,忻州古城建筑规范,规制完整。不像其他古城,有的设两门,有的设三门,古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四面城墙,四座城门,各有瓮城,瓮城各有门,形成“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为此,南北大街上专门修了“八座门”这一特色建筑,予以纪念,时刻提醒游客。城墙高大雄伟,44座马面拱卫。城门巍峨壮观,城墙上面城楼、箭楼、角楼、敌楼环布四周,还有女儿墙、垛口、马道,护城河、吊桥、排水系统一应齐备。城墙上的城门楼二层三檐,歇山顶式门楼更多、更雄伟。砖、土、瓦、木、石的组合应用,完成与完善了作为军事设施的城墙,它已不仅是一道坚固的军事屏障,更是一组雄伟壮观的建筑艺术品。为此,清代光绪《州志》云:“千雉魏如,百堵截如,四楼鸷如,崇墉修堑,坚完致密。”

区域布局轴线分明

忻州古城布局虽没有轴线完全对称,但也井然有序。以南北大街为轴线,轴线以东布局政治区、儒学区和宗教区域,轴线以西布局书院区和宗教区域,南北大街两侧布局商业区。

政治区域指政权机关,州署位于学道街和大东街之间。据明代《忻州志》记载,政治区位于东城东大街北侧,由西向东依次排列着都察院、宁武道、州治、定安王府等,北侧分布着察院、新司,体现了明代治权特点。到了清代,由于政体的变化,知州权力大增,独揽境内治权,因此州署在原址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宗教区域在南北大街东西两侧都有分布,西有关帝庙、财神庙、泰山庙、文昌寺、文殊寺、白鹤观等,东有文庙、包公祠、城隍庙、火神庙、奶奶庙、武庙、兴国寺、节孝祠、龙王庙等。

儒学、书院区是教育机构所在,在州署北侧,设有儒学、贡院、义学为主的教育区,而书院则建设在地势较高的九龙岗上,环境清幽,可俯瞰全城。

商业区主要分布于南北大街两侧,是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人口密集,商铺林立,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

主要建筑各具特色

楼阁 楼阁是古城的主要景观,从明代开始,在古城主要街道上,开始建设楼阁。最早的楼阁叫“望萱楼”,建于明弘治年间。《忻州志·古迹》载,“望萱楼,明定安王子镇国将军聪潜作。慕其母作高楼停云落月日观之”。郡守王轩匾曰:“望萱”。

据万历年间《州志》记载,古城南北通道今八座门处,建有“秀容楼”,气势恢宏,登楼望景,古城一览无余。

风华褪尽,望萱楼、秀容楼逐渐被历史湮灭,又有明月楼耸立于南北大街,成为古城的主要景观。楼修筑于什么年代,《州志》没有记载。至于说这座楼缘何叫明月楼,至今也找不到确切的依据。只是常常让人想起宋代秦观那首“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的佳句。从这座楼的传说故事中寻找,尽管捕捉不到两情相悦的影子,但总离不脱文人墨客的风雅。

明月楼中间有偌大的门洞,行人车马从中通过,高台上建有三檐歇山式楼体,层层四角飞檐翘起,明柱围匝,底层明窗棂隔扇围拢,四边有木栅护栏。顶层中部有尖顶的圆形脊楼,高脊耸起,给人有直上云霄之感,所以又称“凌云楼”。楼阁建筑造型美观,做工精巧,雕琢艺术堪称一绝。

衙署 衙署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体色调青砖灰瓦。主轴线上一进五院,主从有序。进大门第一进院落,院有仪门,面阔三间,举行重要活动或迎请重要官员方才开启。第二进院为主院落,主通道置四柱三楼牌坊一座,匾书“公生明”、“廉生威”,大堂是官员处理公务的场所,面阔五间,台阶高七级。院内两侧设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房办公场所。第三进院,为二堂,是查验、落实、协商解决疑难问题与会见来客的地方。第四进院称三堂院落,为“内室”,是州官的生活区。三堂背后是第五进院,筑楼阁一座,供地方官员及其亲眷僚属、宾客登高赏景。

辅助建筑分布在东西两侧。东侧建有土地祠、酂侯祠(酂侯为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关帝庙。后面有库楼院、马王庙等。西侧区域置监狱,监狱院的正北面有“狱神庙”,还有督捕厅与关帝庙。

文庙 文庙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由主轴线三进院落和东西配院组成。在阔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造精巧;飞檐斗拱,灵动飘逸。空旷之处古木参天,绿荫如盖。泮池蕴一池清水,取意孔子家居泮水之滨,少年常在泮水边读书,勤学不倦,特意建小桥流水景致作为纪念。

主轴线上从南往北建有礼门、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亦名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围绕这条轴线上的建筑,分布着太和元气坊、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名宦祠、乡贤祠、魁星楼、忠义祠、孝悌祠、时习斋、日新斋、崇圣祠。

主体建筑是大成殿,筑于九级台阶之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庑殿式结构,顶部以绿色琉璃瓦盖顶,中部嵌有大三菱形黄琉璃瓦图案,为高档“五脊殿顶”的皇室建筑规格。脊楼、螭吻都比城楼上的大。殿内“万世师表”匾额下,“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端坐正中,两侧站立“四配”弟子像。

庙东侧依次排列为“儒学”“射圃”“东学”,教授“六艺”:礼、书、御、射、乐、数。庙西侧设“西学”,三进院落,安排官员、司教人员、学生研读和食宿。东西学装修灵活,纳入园林因素,显得雅致、静雅,营造出了读书场所的气氛。

书院 秀容书院建于九龙岗源头的文昌祠旁,总占地面积约45亩左右,坐北向南。上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过牌楼沿石阶上行,看到高台壁上鲤鱼跃龙门砖雕图案,暗含知识改变命运的寓意。上院由文昌寺、山长室和槐树院、枣树院、柏树院组成。顺着书院西面爬坡前行,可以看到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旧称“寥天阁”,亭高约9米,它是古城最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飞黄腾达。

中院的“天庆观”是书院最古老的建筑,观内供奉道家的三清祖师,创建于唐天宝年间,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因有白鹤在老子诞辰之日盘旋飞落之异象,人皆称奇,改为“白鹤观”。中院保留了“白鹤观”,周边建了校舍。

下院是两座四合院。光绪二十八年,秀容书院改为“新兴学堂”,规模逐渐扩大,将白鹤观东坡下的地块也辟为书院的校址,至此,书院由下而上定为下院、中院、上院。

千年古城,万般风韵。到了清末,最是繁盛。有民谣赞曰:“忻州城,真有名,四面城墙八座门,明月楼修在街当中,十二座牌楼好威风,商贾云集古韵浓,民宅砖瓦圪洞洞”。(王文君/文 张存良/摄)

[编辑:张旭]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