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清时的山西,你可能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晋商。古语说“学而优则仕”,而在当时的山西蔓延着一股“重商轻文”的风气,年轻人们削尖了脑袋往商号钻,造就了富甲一方的晋商,但也让山西300年都未能出现一位状元,即使“文凭”最高的榜眼也仅一人。这个名叫王赓荣的“学霸”榜眼到底是哪方人士?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又是如何成为当时山西“文凭”最高者?
年少时就是“学霸”
王赓荣(1840-1895年),字向甫,号春舫,亦号午樵,朔州城内人。从小随祖父在太原县学习,八岁能诗,十二岁即通读经史典籍;后随姑夫在石楼县读书,诗文与书法俱佳。十九岁时,王赓荣回到朔州,应考童试名列第一,次年因成绩优异,享受廪生待遇。咸丰十一年(1861年)选为拔贡。同治元年(1862年)朝考拔贡复试一等,供职于刑部;当时,他与同年、同姓、同试一等的稷山王念堂、平定王镜逸被誉为“山右三王”。同治四年(1865年),他受业于京都鸿儒吴鸿恩门下,使他的学问见识更上层楼。
中榜眼成就山西“学霸”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会试,凭着绝伦超群的才华,王赓荣在殿试中脱颖而出,获一甲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时年三十七岁。不仅成为封建社会朔州唯一获得科举最高等级的人,也是当时山西“文凭”最高且唯一的榜眼。
不畏权贵的“学霸”
光绪十年(1884年),王赓荣由翰林院编修迁为监察御史。正逢中法战争,广西和云南巡抚都以抗法不力被治罪,唯独云贵总督未被查办。王赓荣不畏权势,愤然上疏:“同罪异刑,于理不公”。廷议时,李鸿章攻击王赓荣,李鸿章的言行有失大臣风范,众议纷纷,要求皇帝将其革职。但是,王赓荣深明大义,将个人恩怨置之度外,在上疏中说:对李鸿章与其革职,不如委以重任,利用他的对外交涉经验,使其立功赎罪,如不力,再予治罪。
在任御史之职时,还奏请朝廷清查各县的岁贡,疏通教官的拥挤;奏请在山西、归化等七厅开设学堂,定生员名额;并弹劾罢免山西不称职的州县官员,对肃清地方吏政起了积极作用。
“学霸”知府
光绪十二年(1886年),王赓荣出任广西浔州府知府。当时浔州境内壮族、瑶族杂处,风气较乱,老百姓对于打官司、赌博、持械相斗习以为常。他到任后,兴学重教,亲临书院讲课、考试,对诸生中学业成绩优良而家庭贫困的,常召集到州衙亲自督促学习,并给以公费奖励。他在浔州府做官三年,政绩斐然,屡次获得朝中大臣褒誉,以“才堪大用”向朝廷加以保荐。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以继母年高,本人水土不服、屡患腹痛为由,辞官乞归故里。临行时,当地士民争相送别。
“学霸”老师
王赓荣因病离仕后,太谷县官绅请他主持“凤山书院”讲席,他欣然应答。他每讲一课必先精心拟好教案,终日讲解而毫无倦容;结果这年,恩科考试有弟子八人均获得优秀成绩。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积劳成疾,病逝于凤山书院,享年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