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山西聚焦>
文化山西:山西佛教为何会在隋唐时期达到极盛?
2022-06-20 10:25:38    来源:山西之窗——综合

佛教自十六国时传入山西,经北魏弘扬,在隋唐达到极盛。山西佛教的兴盛一方面这与隋文帝杨坚与女皇武则天两位皇帝的推动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缘于玄中寺成为净土宗的祖庭,更主要的是五台山正式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成为中外佛教高僧巡礼的圣地。

武则天

杨坚与武则天推崇佛教

杨坚幼年时曾被河东尼姑智仙“抚养”于庵中13年。他当上皇帝后,其他方面均秉承北周汉化国策,唯宗教方面放弃周武帝“灭佛”政策,大力扶持佛教。他下令让“天下诸州名藩建灵塔,分送舍利于三十一州”。据说晋祠的舍利生生塔、代县的阿育王塔,以及蒲州栖岩寺舍利塔、并州无量寺舍利塔,都是这时建造的。隋文帝佞佛,他的几个儿子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汉王杨谅先后出任并州总管驻太原,也在管辖范围内大兴佛教。可见,隋朝是佛教在山西境内大推广、大普及的一个时期。

当过尼姑的武则天执政,从佛经中找到女人可以当皇帝的理论根据,大肆弘扬佛教。影响最大的,一是颁布法明的《大云经疏》于天下,又组织佛学家在晋译“六十华严”的基础上,翻译出八十卷本《华严经》,这是《华严经》的最全译本。二是在家乡并州大搞佛事活动,不仅瞻礼佛像,还大舍珍宝、财物。

善导画像

善导创办净土宗

净土宗宣扬人类世界是秽土,阿弥陀佛世界是极乐净土。谁肯念佛,便可往生净土享安养之福。中国净土宗尊东晋时的慧远(山西雁门人)为初祖,不过,一般认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唐代的善导。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并州文水人道绰到玄中寺瞻仰昙鸾功绩,遂住持玄中寺三十余年,被称为“西河禅师”。唐贞观十五年(641),善导赴玄中寺向道绰请教,道绰授以《观无量寿经》奥义。于是他在玄中寺修学念佛。后来,善导又到京师长安传教。净土宗因善导而发达,所以善导被称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唐代,日本高僧圆仁把净土宗传到日本。日本净土宗追尊昙鸾、道绰、善导为三大祖师,把玄中寺奉为祖庭。

佛教圣地五台山

隋唐佛教的中心——五台山

在北魏、高齐时期,五台山兴建起了很多寺庙,被称为“灵山”。后隋文帝又两次遣使到五台山“设斋”。五个台顶五座寺庙建立五尊文殊像,这应该是五台山被确认为文殊菩萨道场的标志。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五台山者,文殊閟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尤当建寺度僧,切宜祗畏。”因而在五台山“建寺十所,度僧百数”。武则天佞佛,又多次派人到五台山,在中台、北台、西台、东台等处建造“则天塔”多座(见《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麟德年间(664—665),武则天恩准狮子国僧人释迦密多罗礼谒五台山,同行僧人慧祥,后来写成《古清凉传》两卷,成为研究唐代以前五台山佛教的宝贵资料。长安年间(701—703),当上女皇的武则天,敕命并州刺史重建清凉寺,并敕封德感法师为清凉寺主,掌管全国僧尼事。五台山得名“清凉山”(《古清凉传》),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就在五台山了。

这些佛学大师都曾来过五台山

唐代,五台山成为佛教灵山圣地,许多佛学大师到五台山巡礼、弘法。其中最著名的有密宗大师不空,华严宗大师李通玄、澄观等。

不空大师:密宗在五台山的最大成就是不空大师兴建金阁寺。同时还传译了《金刚顶瑜伽经》中的“文殊五字法”等多部佛经。

李通玄:《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武则天称帝后,命于阗高僧实叉难陀主持译出“八十华严”。其集大成者是李通玄。李通玄,太原人(或说出生河北沧州),李唐皇室后裔。倾心于阐释华严经义学,别出新意,著《新华严经论》40卷等,其判教着重印度本源化的立意,注重实践为主的华严学风。

澄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博学多能著称一时。大历十一年(776),澄观到五台山巡礼,入住大华严寺,用近二十年时间研习“华严之义”,著《华严经疏》60卷,被称为《华严》的“清凉宗”。一生著作400余卷,人称“华严疏主”“百部疏主”。他在阐释华严玄理时,大量征引中国古典思想观念,这对华严宗的传播极为有利。澄观在唐朝的政治地位几乎无僧人能比,号称“七帝门师”,华严宗由此达到极盛。

青莲寺慧远:隋唐山西高僧还有与庐山慧远(“大远”)并称为“佛门二远”的青莲寺慧远(“小远”)。慧远(523—592),俗姓李,泽州霍秀村人。北齐天保年间,回晋城创建青莲寺。慧远一生著述颇丰,世称“疏王”“释义高祖”。其中,《大乘义章》被称为佛教之百科全书,故而慧远在“齐隋之间,推为泰斗”。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