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山西聚焦>
文明之美看东方|埋在黄河底千年未腐——黄河铁牛
2022-07-22 10:37:33    来源:黄河新闻网

记得小学课本中曾有一篇《捞铁牛》的文章,讲的是宋朝时期,一个名叫怀丙的和尚,巧妙借助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故事。1989年8月,在山西省永济市上演了现代版“捞铁牛”场景,发现并出土了我国最重的文物——黄河铁牛,又称“开元铁牛”。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

永济古称蒲坂,又称蒲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中曾称“舜都蒲坂”,说的就是这里。其南依中条山,西临黄河,地处要冲,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就位于此,历来被视为兵家重地。

春秋时期,秦国公子针携带资财、车辆,前往黄河对岸的晋国,在蒲津渡用舟船连接建造浮桥。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进攻韩、赵、魏,先后两次在蒲津渡口造桥。

此后,汉高祖刘邦定关中、汉武帝刘彻东征、隋文帝杨坚过黄河东进,均曾在蒲津渡连舟造桥。可惜,这些桥都是临时性浮桥,没有桥墩,用竹索连接,寿命短,不安全。

黄河上第一座铁索浮桥

唐开元年间,由于蒲津桥破败不堪、难承车马重负。唐明皇听后降旨,在蒲津渡重建新桥。

蒲津浮桥的建造,在唐代当时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国家级工程。由于当时正处盛唐时期,冶铁业发达,于是两岸数万民众奉命炼铁铸造,历经苦战后铁牛铸成。铁牛分别伏卧于黄河两岸,将铁索拴系于其身,连接舟船,建起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浮桥。

元朝初期,蒲津桥被毁,蒲津渡一度荒废,但铁牛仍存,被老百姓称为“镇河铁牛”。到了明朝,明代皇帝又先后四次利用铁牛建桥,历经百余年,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铁牛逐渐为泥沙埋没。

黄河铁牛打捞记

上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

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铁牛四尊、铁人四个、铁山两座、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黄河铁牛的出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而四尊铁牛也成为了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

[编辑:赵伟]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