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古迹>
华夏第一古城——平遥
2022-08-12 15:05:50    来源:三晋道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1997年12月3日对于平遥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欢欣庆贺和纪念的日子,平遥古城作为我国历代5000余座城市中,唯一以一座完整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空白。沉默百年的古城重又一举成名。

在人们心目中,平遥似乎城如其名,平凡而又遥远。然而翻开中国近几百年的历史,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平遥居然曾经是如此的辉煌而又近在咫尺。其实,在汉民族文明悠久的发展史上,山西就是主要发祥地和摇篮之一。传说中,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最早城市,均出现在山西,即所谓"尧治平阳(今临汾),舜治蒲坂(永济),禹治安邑(夏县)"。远古时候,平遥是帝尧封地,称为古陶;西周,平遥开始筑城墙;春秋时平遥属晋,称作中都;秦灭六国,始称平陶,属太原郡;汉文帝为代王时,都中都;北魏因太武帝名焘,焘、陶音近,为避名讳而改平陶为平遥。

平遥位于晋中盆地中部,是明清时从北京到西安以及成都的必经之路,有"京师孔道"之称。(插图1--平遥地理位置图)平遥古城自公元16世纪以来就是中国北方商埠重镇,到19世纪中期达到极盛,成为当时全国的金融控制中心,繁华的商业和汇通天下的票号使这里有着"小北京"和"海内最富"的美誉。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抱愧山西》中曾这样描绘到平遥:"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岁月悠悠,如今,古城犹在,人依在,使人不由不想去探寻:往日的古迹是否犹存?昔日的繁华是否依旧?现代人与古城是否仍休戚相关?而最令人关注的是:古城的未来又将走向哪里?

时值冬去春来之际,应当地政府之邀,我们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一行十余人前往平遥进行考察和规划,兴奋之余深感的是一种沉沉的责任感。

气势恢弘的古城墙

一道雄伟的城墙,关住了几千年的岁月,锁住了多少的文化遗迹。

从北京乘605次列车经南同蒲铁路进入平遥县城区,最先冲击着我们视觉的就是耸立在田野之上的巍峨古城墙,青砖高墙,城垣连绵,古朴雅致,巍然壮观。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如今的砖石城墙已是明朝政府出于军事防御等需要,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开始在旧城基础上进行扩建而成的。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像平遥古城这样用城墙围护起来的城市,曾经俯拾皆是。然而悠悠岁月的磨蚀,完整的古代城墙已难以寻踪。平遥古城的幸存对众多的中国人来说着实应是一种欣慰,虽然昔日的刀光剑影、烽火狼烟,早已淡化成了历史的烟云,高峻雄伟的城墙,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防御功能,然而平遥这座满载历史伤痕的古老城墙,无疑是中华汉民族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份见证。正因为如此,第一次上城墙时,竟有点忐忑,惟恐不能堪负起这份历史的沉重。   

从凤仪门拾级缓步走上平遥城墙顶,首先看到的便是座座敌楼和瓮城。城墙及城门的若干建筑设置,皆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十分讲究。平遥的瓮城均为方型,高与大城同,内外各一道门,瓮城外门开在侧面,这种不在同一轴线上的重门设置,既避免了来犯之敌窥视城内的动向,又创造了守城士兵与来犯之敌迂回的条件,即便敌人攻破了第一道城门,守军还可以给入敌来个“瓮中捉鳖”,四周箭石俱下,敌军插翅难逃;城墙的外侧筑垛口墙高2米,因超过了人与马的高度,故名"挡马墙",在城墙上调兵遣将,城外是看不清的;满布墙头的敌楼则便于形成"岗哨林立"的防线,天衣无缝;敌楼下的突出"马面",不但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而且设若兵临城下,两马面上的守军可向城下之敌左右夹攻,消除了战场上的"死角";城墙外四周,筑有护城壕,为城市的第一道防线。六个城门外原均有吊桥,可惜现已不存。如此完善的防御体系,很自然让人联想到万里长城,似乎中国人在防御方面确实有着比进攻更高的天赋。

坐上三轮车绕着全长6163米的城墙环游一周,无疑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墙顶净宽3到6米,城墙之内以素土夯筑,外包砖石。环饶城墙共有敌楼72座,垛口3000个,象征着孔子的72贤人,3000弟子。一座军用城墙,配以文道之设施,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武相衬的伦理思想,平遥城墙确实称得上是一件高超的军事建筑艺术品!

鸟瞰平遥城墙,更令人称奇道绝。整个城墙竟是一个形如龟状的精巧之作!东西北三墙基本成直线,南墙依傍中都河蜿蜒若龟状。这一设计格局体现了"因地制宜,因险制塞"的古训和"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依此为胜"的讲究。平遥城墙有六道门。南门代表龟头,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目。北门为龟尾,东西各两门为龟的四只脚。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外城门均向南而开,宛若龟的三条腿自如地向前屈伸着,唯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传说这是古人营造城池时唯恐"神龟"一步步爬走,故将其左后腿使劲拉直,并用绳索紧紧地绑好,牢牢地拴在下东门东面距城十公里的慈相寺的麓台塔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龟"的极其崇拜之情,龟乃长生之灵物,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平遥古城能坚如磐石,金汤永固。事实上,这座高寿龟城没有辜负祖辈们的这份祈愿,在1977年8月5日,平遥县一次降水325mm,古老的砖城墙挡住了滔滔的洪水,拯救了城内四万多居民的身家性命和财产,从那以后更是没有人主张拆城墙了。不过要谈到平遥古城能得以完整的保护下来,就不能不说起一段"刀下留城"救平遥的美谈。那是八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大发展时期,落后的平遥也开始准备在城内大兴土木,开拆城墙。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得知这一情况后,凭着强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孤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阮教授进京极力呼吁,并得到了建设部郑孝燮、文化部罗哲文等老专家的关注和支持,使古城墙和古城才得以如此完整的保存下来。仅此,平遥人就应该给他们树一块丰碑。   

古城墙最美的时候应该是在傍晚,西风残照,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构成一副苍凉而绝美的景致,此时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游人商旅,凭吊这座长满历史青苔的老城墙,不免会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慨和浩叹!

繁华的市楼景象

朝晨午夕街三市,贺凤桥台井上楼,古老的市楼至今仍然镌刻着昔日的辉煌。

在城墙上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位于城中心的市楼,它是古城的最高控制点,高18.5米,也是传说中的平遥古城"风水"所在。下了城门,沿着西大街走不多远,就可以来到玲珑挺秀在南大街上的这座的三层高阁,其重檐琉璃瓦顶上南北分别刻着"喜喜"、"寿"两个字,市楼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是平遥古八景之一。这种以市楼为中心的形制,由来已久。建在市的中心,居高临下,便于就地管理"市井"。

登上市楼,凭栏远眺,在这2.25平方公里的古城中,大街小巷,纵横交织,主次分明,井井有条。整个古城以市楼为中心,由4大街、8小街、72条蚰蜒巷组成庞大的八卦图案,又犹如龟背上的寿纹,构思巧妙,结构严谨。以南大街为中轴线,对称布局着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这种规划布局完全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礼制和习俗,充分体现了封建礼制"左文右武"的布局程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天人合一”和三教合流的思想文化对古城建造的影响。

放眼古城,座座青砖灰瓦四合院、古城墙、市楼、衙署、庙宇、店铺等建筑同古城所在的黄土高原景观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效果。这样一个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原型,保持了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的完整历史风貌,是这一时期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县城建筑体系的典型代表。

站在市楼上凝神遐思,当年古城票号、钱庄、布庄、绸缎庄、典当铺、杂货店、百货店、茶庄、烟店、炉食铺、鞋铺、药堂、文宝社、客栈、古玩店、酒肆、车马店、皮房、装裱店等,林林总总多达220多家荟萃在市楼周围,如此密麻的商业构架必然需要巨大的城市服务系统来配套,其中包括适合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商家的旅馆业、餐饮业和娱乐业,可想当时平遥城繁华到何等程度。如今的四条大街上,仍是商号林立,铺面华美,虽然不如当年那样兴盛,却也是人流熙攘,热闹非凡。

市楼脚下右侧紧挨着的是一处古风犹存的铺面。此号原名"聚升源",酿造黄酒,制炉食,号称"炉食黄酒铺",源于西汉。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由京逃往长安时曾路宿平遥,长升源东家赵举人特地献上黄酒、炉食和平遥牛肉,慈禧尝后甚悦,御赐一“长”字,从此改店名为"长升源"。如今,来往游人都不忘进去品尝一下昔日慈禧太后尝过的黄酒和炉食,饶有兴趣地参观主人制作黄酒的工艺和流程。

中国银行业的鼻祖

汇通天下,领中国近代金融业百年风骚。

俗话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晋商为中国近代十大商帮之首,也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一大商人集团。从明初15世纪到清末20世纪初的500多年里,晋商完全可与世界商业史上著名的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相媲美。平遥是晋商发源地之一,平遥地少人多,史有“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的记载。明清时期受战争影响小而人地矛盾愈加尖锐,再加上平遥自古就有的重商逐利的思想观念,因而外出经商极为风行。平遥的商贾足迹,几乎遍布全国,远涉重洋。他们给外地带去了繁荣,也给家乡带回了财富,也因此有"拉不完、装不满的平遥城"之说。

在平遥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咚咚喳,娶来了,俺女儿不嫁了,不嫁你那掏粪的,不嫁你那砍地的,俺要嫁的是字号里的掌柜的。"平遥的重商风尚可见一斑,在这种风气薰染和利益的驱动下,十几岁的青少年就到字号里学生意。可见,平遥人开放意识早,敢于重利,以商为正,学而优则商,以义取利,把义和利有机地融合起来了。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