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
临县伞头秧歌
2022-08-16 15:16:42    来源:山西非遗

“伞头秧歌”俗称闹秧歌、闹会子、闹红火,是我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流行于我省临县及其周边地区,由于“伞头”(领舞者)在秧歌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手执花伞,故而得名“伞头秧歌”。

临县伞头秧歌起源于远古祭祀仪式中的民间歌舞类,即“乡人傩舞”。清代秧歌队在祭风、雨、山、河、瘟等神的祈禳仪式中,在黄罗伞盖下有唱祭歌手(即伞头),祭歌内容一般是祈求诸神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现存临县伞头秧歌历代歌手“歌录”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有祭神拜庙内容。秧歌队正月初五以前祭神拜庙,初五以后给村里的新婚夫妇、新生男婴儿、新建宅院道喜,活动时间一般是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民国初年,每逢春节,大部分村庄有“纠首”组织秧歌爱好者出场。民国《临县志》载刘如兰的“竹枝词”云:“秧歌队队演村农,花鼓斑衣一路逢。东社穿来西社去,入门先唱喜重重。”秧歌队祭祀仪式比过去简化,黄罗伞改为遮阳伞,伞头身穿长袍马褂,手摇“虎撑”(用响铜铸制而成的环状圆筒,形似手镯,外沿开缝,内装小铁球,摇动时发出串铃般响声)。直至20世纪30年代,临县乡村闹秧歌仍保留有祭神拜庙的传统习惯,而且还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和规矩,即每年春节之后,秧歌队出场的第一天,先由伞头带领到村外祭祀“田神”、“风神”、“雨神”、“河神”,并朝拜大大小小的庙宇。所有参与闹秧歌的男女装扮起来跪在地上,由伞头编唱祭歌,祈求神灵保佑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还需到山上去祭奠瘟神。而在一系列“野祭”之后,又有“院祭”,即到老百姓院里活动,俗称“跑院”,也叫“禳瘟”,一般多系先前向某个神灵许下的口愿,借秧歌队来还愿冲喜,以求消灾免难。跑院时除了演出小节目外,也唱道情戏,当地群众习惯叫“闹小会则”,也称“压板凳”。秧歌闹过三五天之后,结束时仍由伞头带领,上山或到村外祭奠,称作“送瘟”。“送瘟”之后秧歌队当即解散,回村时亦不再敲锣打鼓。

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街头和广场表演的大型民间歌舞艺术,一支秧歌队人数不等,多则二三百人,少则七八十人。前面有门旗、彩旗和鼓乐队开路,中间有架鼓子和各种小会子表演,最后有龙舞、狮子舞收尾。伞头负责指挥全局、调动情绪、带领秧歌队进行舞蹈表演(俗称“踩牌子”),并负责与外界交往,而所有活动均用舞蹈和即兴编词演唱来完成。即兴编词演唱是临县伞头秧歌的显著特点,正所谓“触景生情、就地取材、现编现唱、永不重复”。传统的秧歌队里只有一名伞头,20世纪50年代之后逐步发展为两名、4名、6名不等,但必须是双数。所有表演者,统一在伞头带领下,踩着锣鼓唢呐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自由发挥,尽情舞蹈,人们将其概括为“锣鼓鞭炮,红火热闹,旗锣伞扇,花里胡哨”。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临县伞头秧歌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舞蹈、民歌、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融合成一种有歌有舞的综合性民间歌舞艺术。它以气氛热烈、场面宏大、地方风情浓厚而著称,即兴编词的演唱特点、灵活多变的格律结构、通俗明快的语言艺术、和谐独特的地方音韵都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秧歌队的表演形式有民间小演唱、传统戏曲片断等。临县伞头秧歌在表演风格、表现形式、反映的内容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一首秧歌唱道:“上川的鼓子下川的扭,西首里出的是民歌手,县城里集中了些好伞头,要听吹手到碛口。”区域性的伞头秧歌文化圈,促使伞头秧歌的传承处于良好状态。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