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火辣辣的二人台
2022-08-16 15:28:45    来源:山西晚报

绵亘万里的黄河,七回八转,浩浩荡荡,在偏关老牛湾撞开了山西的大门,在河曲奏响了华夏文明第一曲。

生长在河曲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这里处处都能听到动人的歌声。作为山西地方剧种之一的“二人台”就根植于这块古老而又淳朴的厚土上。

千年不绝的民间社火

二人台是生长于黄土高原上的一枝艺术奇葩,流传在华北、西北的晋蒙陕冀等地区。那么,二人台何时诞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沿革?为了更广泛地了解二人台,记者找到了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王颂先生。

据介绍,河曲地处山西西北边陲,隔黄河与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相望,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歌乡,被人们誉为“民歌的海洋”。二人台这一地方小戏就是在山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人台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初时民间的“舞鞭”(即霸王鞭)。明清时,舞鞭的表演形式融入民间社火。据老艺人们讲,大约在明朝末年,有许多闹红火的人们,每到农闲和春节期间,经常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等地进行地摊演唱,他们唱的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如《拜大年》、《刮大风》、《打樱桃》等,演唱者一般不扮妆也不表演。当时人们称这种形式的演唱为“打坐腔”。

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从“社火玩意儿”如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姐妹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且有了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个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演唱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化妆,如丑角的鼻子部位画一个蛤蟆、石榴、蝎子,或在眼部、嘴部用白粉抹一斜道,旦角通常是男扮女妆,涂抹一些脂粉,与丑角区别开来。这一时期的表演一般为两个人,演出场所也从屋内搬到了街头或场院,观看者围成一圈,演员和乐队在圈内表演。如果遇上过年过节,观看者则围在“火龙”即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火龙旁边载歌载舞,这种表演形式被为“转火龙”。从此,“打坐腔”发展为“玩艺儿”或“二人班”,这一阶段的节目基本上还属于歌表演。

大约到了清同治年间,经过民间艺术家们长期的实践摸索,并吸收、借鉴了北路梆子、道情、大秧歌的表演形式,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

清末民初,二人班与道情“分门立户”,其唱腔初为一剧一曲,剧名即曲名,后来发展为一剧数曲。演唱时多采用“推闪”、“躲”、“让”等表演动作,道具多用“鞭”、“扇”、“绢”。采用方言土语作说口,再加上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的道白,透出了“酸涝饭”特有的清香,极受百姓喜爱,一时间呈现出繁盛的局面。当时,河曲县已有职业、半职业二人班社30余个,偏关县有5个,保德县也有10多个。这些班社在晋、陕、蒙三角地带广泛活动,又从内蒙古“长调”、陕西“爬山调”中吸取了许多营养,日渐完美。

《走西口》成了二人台的代台词

二人台更为成熟的标志当推《走西口》的问世。

走西口,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血与泪、苦与恨、情与爱的生动写照。

古时,黄河在这一带没有桥,晋、陕、蒙三地之间的贸易,全仰赖于黄河之运。河曲县城附近的长城隘口———水西门口外,即成为晋西北的水旱码头。所谓的走西口,就是指走出水西门口,然后登舟过河,外出谋生。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挑苦菜。”在封建社会,这里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明末封建剥削的残酷,苛捐杂税,广大农民苦不堪言。于是,他们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黄河对岸远离家乡的辽阔大地———口外,一批又一批地背井离乡,去口外即今河套、后山一带去垦荒。

据河曲旧志记载:“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糊口养家。本境地瘠民贫,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许多贫苦农民为养家糊口,到“天下黄河,惟富一套”的口外出卖劳动力。《走西口》即当时人民痛苦生活的一个缩影。

《走西口》创作于1855年,反映山西大旱灾以后,太春和玉莲这对新婚夫妇,为了生计,忍痛分别时的悲苦和凄凉情景。太春出去借粮没有结果,就和伙伴们相约远走西口,当最后不得不把动身的消息告诉妻子玉莲时,整出戏的情节达到了高潮,通过人物的对话,表达了夫妻俩恋恋不舍的痛苦心情:哥哥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

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送行的妹妹泪眼汪汪望着渐渐远去的哥哥,多情的哥哥一步一回头望着站在村口、山峁上的妹妹。

《走西口》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每一个细节都能打动人们的心。如:

走路走大路

我决不走小路

大路上人儿多,

能给哥哥解忧愁

坐船你要坐船舱

我决不坐那船头

恐怕那个刮风下雨

风摆浪呀摆浪摆浪

摆在哥哥河里头

住店要住大店

我决不住小店

大店里那个

人呀人儿多

茶水也方便

吃饭你要吃熟

生饭冷饭可可吃上

可不美口

……

夫妻两人情深意切,一方语重心长,一方声声相应,对话娓娓动听,情意绵长,撼人心肺。

走西口既是昔日山西人持续了数百年的生存路线,也是二人台艺术最集中的表现题材。经过一代代艺术家们的锤炼,《走西口》几乎已成为二人台艺术的代名词,成为二人台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永不停歇的传唱

二人台扎根于生活,扎根于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上百年的历史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近万首大大小小的歌曲,有许多曲目至今家喻户,如《五哥放羊》就是其中的一首:

正月里 正月正

正月十五挂上红灯

红灯挂在大门外

单等我五哥

他上工来……

但是,在田间地头广为传唱的二人台的现状如何?记者采访了山西电视台电视剧部主任,本次四省区二人台大赛统筹邬二田先生。

邬二田是河曲人,他的二人台情结很深。他告诉记者,2004年四月份起,在中宣部的关怀下,晋蒙陕冀四省区宣传部、广电局、电视台联合发起组织了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上千名来自基层的二人台爱好者和艺术团体的专业人员参加了初赛、复赛,在黄河两岸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二人台热潮。

邬二田说,在河曲的初赛现场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酸。辛礼生,一位土生土长的河曲人,唱二人台已经几十年了,他的家里现在还保存着唱二人台所得的许多奖状。他听说要进行二人台大赛,非常激动,从30里外的家赶到县城参加比赛。按规定参赛者要办理登记手续,可他没有,唱完后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原来他刚花30块钱买了5亩地的茴子白秧苗,今天要赶回去种上。邬二田说小时候就听过辛礼生唱过二人台的段子。

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搞得红红火火,二人台几乎唱成了万人台。最后在进京汇报演出时也获得成功。中央电视台有关领导观看后曾表示要将二人台中的一些节目搬上春节晚会。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感到二人台近年来的发展不景气。此次参赛的演员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左右,明显偏大,缺乏年轻的二人台演员,观众中年轻人也比较少,专业的编导匮乏,大多是把一些传统剧目修改加工后参加比赛,真正像上世纪50年代前后那些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在百姓中广为传唱的作品比较少。同时,因受地域文化的局限,二人台的活动范围受到影响,又没有系统地挖掘整理,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二人台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传承。

河曲是二人台的家乡,但这里几乎没有专业人员演唱二人台了,虽然民间班社有50多个,河曲周边地区的保德县、偏关县、神池县自发组织的民间二人台班社也不少。他们大多走村串户,在红白事上唱,也在一些茶社里唱。

不过,这次比赛给了二人台一个发展的契机,从省委宣传部到大同、忻州等各级宣传部门,都开始对二人台重视起来。忻州市准备将忻州文工团改为忻州市二人台文工团,打算在忻州师院成立二人台中专班,每年招收两个班,为二人台培养接班人。

二人台在贫瘠的土地上生存了近百年,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艺人们坚持不懈,二人台不仅在民间能不停息地传唱下去,而且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者:杨素琴)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