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名作>
张志廉:“小五台”的家国情怀
2022-08-17 09:18:59    来源:新华社

“一名红色通信技术人员首先要做到政治坚定,听党指挥……”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楼红色文化走廊里,伴随着缓缓响起的《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校歌》,一个苍老而又有力的声音划过时空,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

这是通信专业学员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主讲人是这个学校的离休干部张志廉。面对年轻的“准军官”,老人精神焕发、神情庄重,一字一句讲述着拼战沙场、痛击日寇的抗战经历,将学员们带回了那段饱含苦难与辉煌的不凡岁月……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为挽救华北危局,八路军进驻晋察冀,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游击队和抗日宣传。

民族危亡之际,匹夫担当之时。听八路军和长辈们讲日军的种种暴行,年仅14岁的少年张志廉,从老家山西五台参军,融入了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滚滚洪流。

入伍之初,张志廉在八路军总部通信营担任勤务员。小小年纪的他能吃苦、敢担当,出色完成信件传递保障任务,被康克清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切地唤作“小五台”。

带着这个称号,张志廉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开始了一生的通信兵生涯。

1939年9月,日军第31大队及伪军一部共1500 余人,企图北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120师获悉日军行动后,当即组织部队迎敌,陈庄保卫战斗打响。

此时,已从延安军委通信学校学成归来的张志廉,担任晋察冀军区电台报务兵。虽然没多少实战经验,但他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全部无线电通讯保障任务,为战斗取得全胜发挥了作用。

“每一次收发电报,我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前线战友奋勇杀敌的场景。”谈起陈庄战斗,92 岁的张志廉仍然一脸激动。

更令张志廉感到自豪的是黄土岭战斗。1939 年10月,日军调集两万余人,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被日本军界誉为“名将之花”的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深入八路军根据地,企图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而这次,张志廉负责收发电报、传递作战命令。11 月7日,日军终于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当即发起攻击,日军伤亡过半。当天晚上,日军连续突围10余次,均被击退。次日凌晨,日军多路增援,八路军遂撤出战斗,黄土岭战斗结束。

是役,八路军歼灭日军数百人,并击毙阿部规秀。

这一年,“小五台”16 岁,却已是一名老兵。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张志廉和其他战士一样,早已把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

1942年,正值根据地对日作战最为艰苦的时候,9月的一个拂晓,在张学思领导的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张志廉和几名同志通过一段铁路封锁线时,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张志廉左额被弹片击中,血流不止、几欲昏厥。他只是用布简单包裹后就继续投入战斗,最终成功通过封锁线。

军人历百战,淬火已成钢。这一年,张志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毛主席为通信战士的这句题词成了张志廉一生的座右铭。新中国成立后,张志廉转到了军事通信的教育战线,肩负起为军队培养通信人才和提升军事通信技术的重任。

三十年育桃育李,他先后在张家口、沈阳、重庆、南京几个通信院校工作,培养的一批批通信尖兵走上军队建设的各个岗位,为共和国军事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4年8月,在理工大学通工楼建成开放式红色主题文化展区,年逾九旬的张志廉老人前来参观指导。看着一幅幅宝贵的老照片,老人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为大家唱起了他们当年自编自写的《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校歌》,在场官兵无不动容。

“我人老了,但心不老,回想起康大姐他们叫我‘小五台’,我就觉得自己还年轻得很,还能再为国家做些事!”张志廉说。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